1、什么是网格交易法? A:网格交易的由来 网格交易法是克劳德·艾尔伍德·香农提出的,他是信息论的创始人,他的生平大家可以自己去搜一下,反正是一个很牛x的人。 他在上个世纪提出了网格交易的理论,并且使用这个理论交易了十几年,实现了年化复利29%的收益,充分验证了网格交易逻辑的有效性和实用性,现在国内流行的网格交易法,在他的方法上已经有一些改变。 B:网格交易的方法 说到网格交易中的“网”,大家可能就想到渔网那样的,有经线和纬线,其实网格交易更像斑马线。 操作的方法是这样的,先将炒股的资金分成若干份,等待选好的股票处于合适的价格区间,就开始买入。 第一次买入一批股票后,如果股票下跌,按照规则分批次继续买入,就像在第一条斑马线买了,股价下跌后,在第二、三、四条斑马线继续买入,摊平均价,如果股票上涨,就按照规则分批次地卖出。 看到“在股票下跌中,分批次地买入”,很多朋友就会觉得很熟悉,这种做法同很多朋友被套之后不止损,不停买入摊平均价的操作方式很像。 只是多数朋友没有计划,没有章法,经常被套在半山腰,才亏得一塌糊涂,今天的网格交易法,就可以帮你解决这个难题。 那到底网格交易该怎么操作呢?下面就讲解4种网格交易的具体方法。 2、4种网格交易的方法先来讲2个总的选股原则: (1)网格交易法是在不停买入和卖出过程中盈利的,在震荡的行情中表现会更好,因此尽量选择价格区间处于底部震荡的股票,交易中绝不追高。 由于咱们的股市常年处于底部震荡整理的格局,这种方式可操作性很强。 (2)选择大盘股,退市概率极低,同时波动性又好的股票。 第1种方法:按照等距离网格交易 这种交易的方式是最基本的网格交易方法。例如我们选择好底部震荡的股票,把资金分成若干份,随机买入第一份。 假设第一次买入价是10元,股价每下跌1元,再买入一份,也就是价格跌到9元,8元,7元等等,都要买入相同金额的股票。 随着股价下跌,我们不停地买入,股票持仓的均价也在不断地降低,如果行情由跌转涨,股票持仓实现了盈利,每盈利达到1元卖出持仓的10%,以此类推。 卖出之后,股价如果下跌则再次买入,往复循环,震荡行情中可以不断获利。 大家看下方的示意图:  图中是中泰证券1小时级别的k线图,在股价10元的时候,买入第1笔。随着股价的下跌,每下跌0.5元,买入一次,共买入三次。 买入之后,股价由跌转涨,在上方的三个价位分批次平仓,平仓之后股价再次下跌,在下跌过程中,再继续买入,等待行情由跌转涨。 第2种方法:按照反转的形态信号,动态买卖的网格交易 这是一种动态买入和卖出的网格交易方法。选好股票之后,将资金分成若干份,第1笔也是随机地买入。 买入之后,如果价格下跌,账户出现浮亏,等待下跌过程出现反转的k线形态,再继续买入。 例如第1次买入1000股,股价下跌过程中,每形成一个反转的k线都买入1000股,伴随着不停的买入,股票持仓的均价在不断地降低。 如果行情由跌转涨,持仓实现了盈利,股票上涨过程中,每形成一个空头的反转k线,就卖出10%。 这种操作方式的优点在于出场,在强势的上涨行情中,行情连续上涨,可能涨幅很大了,才进入整理结构,进入整理结构才会出现反转的形态。 这时平仓能够拿出比较大的利润,而且行情经过整理再次上涨,也能拿到大利润,在单边行情中优势非常大。 大家看示意图:  图中是中泰证券1小时级别的k线图,在一波连续的下跌行情中,形成了6次反转k线形态的买入机会。 由于反转k线形成的时间不同,大家可以看到,买入股票的价格间隔不是固定的。 买入之后,行情由跌转涨,由于多头走势比较急,卖出股票价格的间隔区间,要明显大于买入股票价格的间隔区间,这就形成了出场盈利更多的优势。 注意: (1)这种出场方式,相比较今天所讲的其他几种方法,更加激进。 (2)上方讲的第1种操作方式,也可以结合这种方式出场。 (3)由于已经选了处于底部震荡的股票,识别反转k线形态时,可以偏激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