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觉得自己一定能在交易里赚到钱。 很多人入坑交易,就是因为看到别人赚钱了。 比如看到周围同事炒股赚了钱,看到别人做外汇赚钱快,就赶紧跟上,做期货很高大上,就赶紧加入。 然后一进交易,就在亏损和盈利之间来回拉扯,不断地去探索新的技术,学习别人的交易方式,结果脑子混乱,浑浑噩噩,越做越亏。 其实大家在入坑交易的时候,对自己的期望都很高,觉得别人都可以赚到钱,自己也一定可以。 这是一种很可怕的想法。 做交易跟做生意很像,你需要有全局的思维,知道买卖什么好,什么时候买,什么时候卖,买多少,卖多少,遇到淡季怎么办,在旺季的时候能不能覆盖淡季的亏损,一年到底能不能赚到钱。 甚至可能在前一两年,就布局好了下一年的商业计划和收益。 而很多人进入交易之后,首先想的都是怎么才能只赚钱,不亏钱,天底下哪有这么好的生意呢? 所以在交易里,一定是风险先行。 知道自己能承担多大的风险,才能反推自己能赚到多少钱,比如你亏到30%就已经心疼得哇哇叫了,又怎么能期望自己可以赚到200%的利润呢? 风险和利润永远是成正比的,千万不要给自己一定能赚钱的预期,从小亏到不亏,从小盈到大盈,给自己的心态慢慢加码,才是好的交易过程。 2、喜欢为自己的每一个交易行为找理由。比如交易中有一个订单应该止损了,但是你没有,于是被套了很深,割了一大块肉,你心疼得不得了。 但是你在内心里安慰自己,没事没事,一定还会涨回来的,历史行情都是这么走的,我只要扛扛单就一定能赚回来。 结果往往迎来的都是不回头的单边行情,直到爆仓。 再比如,你看着盘面上有个交易机会很好,你没忍住把订单做进去了,你鼓励自己说,这么好的交易机会,又被自己看到了,不做就是浪费了。 结果行情走反,又不知道该不该止损,发现盘面上出现了属于自己的交易机会,但已经没有子弹了,结果亏多盈少,只能抓耳挠腮。 再比如,自己原本定的是15个点的止盈位,结果到了8个点的时候就开始浑身难受,非常害怕行情回头,结果还是没忍住止盈了,安慰自己说,没事没事,至少把钱落袋为安了。 结果行情走出了30个点的盈利,甚至还有一飞冲天的趋势,自己大腿都拍肿了,也不敢在高位接盘,痛苦万分。 这样的事情很多很多,大部分交易者都是在悔恨的情绪中接受行情的洗礼,但是每到下一次交易,又会给自己找无数的理由。 所以认错,止损,这是交易,乃至人生的一大课题。只有真心觉得自己错了,不再给自己找理由了,才能痛定思痛,真正地改正自己的交易习惯,这是需要一定时间的修炼才能达到,但也是交易的必经之路。 3、认为技术指标天下无敌。很多人开始学习交易技术之后,都会接触到技术指标这个东西。而技术指标的种类又非常多,交易技术的门道也很多,所以很多人就会把自己的交易技术“玄学化”,搞得非常神秘,甚至非常神圣。 我早期做交易的时候也是这样,觉得这世界上一定有一种神奇的指标,可以精准地预测未来,可以让我赚到无限多的钱,如果没有,就是因为我没找到。 很多长期交易的人都会有这么一个阶段,因为亏怕了,需要有一个信仰支撑自己走下去。 但是指标它就是一个很普通的东西,指标与指标之间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都是对价格波动的诠释。 指标的用法也只是作为你判断行情的标准,比如符合什么指标形态就可以进场,如果亏了怎么办,盈利了怎么办,盈利多少才能让自己覆盖掉亏损赚到钱等等,这是指标的作用。 有些人会把指标当作罗盘上的指针,好像指引的就是盈利的方向,却不接受它可能会失效的事实。 然而指标不是无敌的,它就是会概率性地失效,我们依然会时不时地遇到亏损,但是总体盈利大于亏损,我们的交易就算成功。 因此指标并不具备预测的能力,它的作用就是定义标准。 4、认为交易每天都能固定赚到钱。有个朋友问我,八哥,外汇黄金一天波动四五百点,我的要求不高,每天就赚10个点,行不行? 看似好像一个简简单单的要求,预期也很低,感觉不是什么难事,但是真正经历过大量实盘的人,会有很深的感触,因为交易就是不存在稳定性的。 交易的收益一定是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的,因为这取决于行情的波动,不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可能有时候一天赚了一个月的钱,也可能一天亏掉两个周的钱,这种每天都固定赚10个点的思维,是打工人追求稳定和安全性的思维,不适用于金融市场。 比如看似四五百点的波动,10个点的盈利,目标不大,但如果今天开始你就连错了两单,已经亏了50点了,想赚10个点,你就得总共赚60个点。 但行情已经走完了,你的目标还没完成,那怎么办呢?强迫自己去交易别的品种?这样不科学,可能还会造成更大的亏损。 如果遇到一个不错的交易机会,明明可以看1000点的利润,你却只拿了10个点就止盈,那也是不科学的,浪费行情。 所以交易中就是没有确定性的,也不可能保证自己每天都能赚到钱,如果喜欢这种稳定性,还是建议去上班比较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