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三分之二法则 三分之二法则是时间上的法则。行情到达了时间周期的2/3位置,破位的概率比较大,或是行情在时间周期2/3的位置,破位的成功率比较高。 这种法则主要用在三角形整理的形态,在三角形周期的2/3位置的时间点,破位的概率比较高,行情在2/3位置破位后,真破位的概率比较高。 用图片给大家做一下讲解。  图中是黄金1小时级别的k线图,最近黄金创出历史高点2144之后,行情快速回落,形成了三角形整理的形态,从三角形成立的起点到终点共134根k线(图中红色矩形标注的区间),行情在第90根k线(图中蓝色矩形标注的区间),大约2/3的位置破位,随后行情继续下跌。 根据2/3法则,在交易三角形整理时,可以重点关注2/3的时间节点,重点去交易2/3位置破位的形态,提高交易的成功率。 5、指标参数的灵敏性和有效性法则交易中很多交易者都在纠结指标的参数,因为经常会出现一个参数在一个阶段里,盈利的效果非常好,但是过段时间之后,就开始出现亏损,让人很困惑,到底该如何选指标的参数? 之所以如此困惑,就是不明白指标参数的灵敏性和有效性法则。 指标灵敏性和有效性法则:指标小参数灵敏性好,但有效性差,大参数灵敏性差,有效性好。 我们以均线为例,小参数的均线,比如10日均线变化快,能非常灵敏地跟随走势,能及时发出行情变盘的信号,能够较早进场,但是假信号多。 而大参数的均线,例如30均线变化就变慢,发出变盘的信号也比较晚,进场较晚,假信号少。 用图片给大家做一下说明。  图中是现货黄金15分钟的k线图,共有两条均线,红色的是30均线,黑色的是10均线。 在图中可以看到10均线非常灵敏,在下跌过程中,有多次k线站上均线出现反转信号,不利于持仓。而30均线一直跟随空头趋势延续,没有出现反转信号,在这段的走势里,30均线的稳定性更好。 但是当行情到达底部要反转的时候,10均线能够更早发出出场的信号,30均线则更晚,10均线的灵敏性体现出优势。 其他的指标比如布林,MACD等等,大小参数都有这样的特性。 没有在所有行情中,表现都好的指标参数,选择了一种参数就必须接受它的不完美。在获得它带来的盈利的同时,也要接受它在不配合行情中,可能产生的损失。 选指标参数只考虑哪一个更适合自己。一个急脾气的人要求交易频率高,就选择小参数;想持仓的周期长,那就选择大参数。 理解了指标参数的灵敏性和有效性法则,在灵敏性和有效性之间,选择一个符合自己心理预期的平衡点就够了。 6、时间空间对等法则交易中流传一句话,叫作时间换空间。 在走势中存在一种很常见的普遍规律,整理形态的时间周期越长,破位之后成功的概率更高,而且破位之后运行的空间也更大,这就是时间空间对等的法则,也就是俗称的“横有多长,竖有多深”。 用图片给大家做一下讲解。  图中是黄金1小时级别的k线图,行情在连续上涨之后,形成了一个矩形整理的结构,整个整理结构持续了三个交易日,而且整理的区间压缩得很小。 长时间整理行情,破位之后大幅上涨,黄金也借着这个整理形态,创出了历史新高。 注意事项: (1)在重要的关键位置附近形成的长期整理形态,是要重点关注的,这里往往积攒了很强的力量,行情一旦破位,是成功率高,盈利率高的优质交易机会。 (2)整理时间周期长,并且整理的空间压缩小的形态,像上面例子中的形态,也是优质的交易机会。 以上的内容都是技术分析中很基础的法则,却也是很重要的法则,了解这些法则加以利用,我们的交易做起来就会更精准,成功率更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