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股价运行的理想模型 经过前面几部分内容的分享,已经可以识别出不同位置的K线形态,当我么把这些形态放在一起,就可以形成股价一个完整周期的运行轨迹了。 1、底部 经过最后一轮下跌之后,股价进入到底部运行区域。在这个区域当中,往往成交量明显缩小,股价也不再像之前下跌趋势一样,有很大幅度的连续下跌。反而是小涨小跌,在一个区间之内运行。并且,市场交投很冷清,市场对这个股票的关注度也不高。 2、上涨 当股价突破了底部形态,这就意味着,要开始进入到上涨的趋势当中,而这个时候介入是最好的。一般来说,股价突破底部形态会伴随着成交量的放大,并且,股价越是往上涨,成交量放得就越大。市场对这个股票的关注度也越高。 3、中继 再涨到一定高度之后,股价不再单边上涨,随机进入到一个中继形态当中,这个时候,市场对股价后期走势产生了较大的分歧。有的人会选择获利离场,有的人会选择逢低进场。所以,中继形态也常常是一个筹码交换的时期。 4、再上涨 当股价走完了中继形态,往往会迎来进一步的上涨,并且,这一次的上涨会比之前的上涨更加凶猛,也被称为是加速上涨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往往市场进入到极致亢奋的阶段,甚至有可能一天一个涨停板,不断有资金加速涌入。 5、头部 当最后一轮的上涨趋势终结,就意味着,股价进入到头部运行的阶段了。由于前期股价太过于亢奋,所以,在头部区域,往往成交量仍然较大,但已经很难再推动股价趋势性上涨了。这个时候已经很明显超涨,多空力量的对比也在发生微妙的变化。 6、下跌 当头部形态正式宣告完结,股价就会进入到下跌趋势当中。这个时候必须要无条件离场,因为后续的的下跌空间和幅度都会非常大,也宣告了本轮行情的终结。当一个股票进入到下跌趋势当中,就没有再去关注的价值了。如果是市场进入到下跌趋势当中,最佳的策略则是空仓观望。 一轮股价运行的周期即是:底部+上涨+中继+上涨+头部+下跌+中继+下跌+底部……如此循环。我们可以把这样的一轮周期用下图来表示。  四、如何找到理想的买点 当我们心中有了股价运行的理想模型之后,剩下的就是寻找操作机会了,而对于新手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找买点,什么时候去买股票?什么位置去买? 在股票的理想模型当中,有3个最佳的买股票机会。 1、低位买点 在底部区间中,当股价打出的低点不创新低,或者是暂时跌破前期低点之后,迅速回拉,则可视为是买点。我们可以理解为,在底部形态当中,双底的右侧低点,或者是头肩底的右肩,就是低位买点。  低位买点进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进行确认,对于前期低点支撑有效性的确认,就是说,当这个低点是有效的,不会再往下突破了,就可以进场。 低位买点很大的优势在于,成本非常低,是所有买点当中,成本最低的。但劣势就是,低位进场之后,可能需要等待很长时间,才会出现快速上涨,所以它比较适合中长期的投资者。 2、突破买点 所谓的突破买点,就是当股价放量突破前期的底部平台,特别是放量突破的时候,则预示着股价很大概率要迎来一波上涨,在股价确认突破的时候,就可以跟进了。  一般来说,前期底部盘整的时间越长,突破之后上涨的幅度就会越高,因此,在股市里面有句话说:横有多长竖有多高。 操作突破买点的时候,一定要快速跟进,因为一旦你没及时进场,股价就把你给甩了,再要买成本就高得多了。 3、回踩买点 当股价突破了底部区间,常常伴随着自然回踩前期颈线,获得支撑之后,股价再度上涨。回踩买点的理论位置就在前期颈线压力位。因此,自然回踩就给了错失突破买点的人一个在同一个位置第二次进场的机会。  需要注意的是,自然回踩不一定会出现,有可能会有,有可能没有。相对而言,在回踩之处买入,不论从安全性还是利润空间来看,都是比较平衡的一个买点。 最后,总结一下上面的内容: 1、判断单根阳线最重要的就是去看阳线实体的长度,阳线实体越长,意味着后市走好的概率越大; 2、多根K线组合在一起的时候,如果最近一天的走势是强的,那么我们就认为这个K线结构可以看多,反过来,如果在K线组合中,最近一天的K线是走弱的,那么,我们就要注意风险了; 3、三种最常见的底部形态(V型底、头肩底和W底),三种最常见的顶部形态(V型顶、头肩顶和M顶),三种最常见的中继形态(三角形态、旗形、矩形)。 4、股价运行的理想模型是底部+上涨+中继+上涨+头部+下跌+中继+下跌+底部,如此循环。 5、三个最佳的股票买点:确认低点的地位买点、突破底部颈线的突破买点、突破之后回踩支撑的回踩买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