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虚拟货币:
1、虚拟货币 (Virtual currency) 是一种数字形式的货币,它使用密码学技术进行加密和验证,并通过互联网进行传输和交易。虚拟货币不是由任何政府或金融机构发行的,而是通过计算机程序算法生成和管理的。
2、最著名的虚拟货币是比特币(Bitcoin),它于 2009 年问世,是由一位化名为中本聪(Satoshi Nakamoto) 的神秘人物创造的。比特币使用区块链技术来记录交易,所有交易信息都是公开透明的,但持有比特币的人可以匿名交易。
3、虚拟货币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人们可以用它来购买商品和服务,也可以用它进行投资和交易。虽然虚拟货币具有一定的优势,例如去中心化、交易速度快、较低的交易成本等。
虚拟货币的特点:
1、去中心化:虚拟货币不依赖于任何政府或金融机构,而是通过计算机程序算法生成和管理,使得交易过程更加自由、灵活,不受传统金融体系的限制。
2、交易速度快:虚拟货币的交易过程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大大提高了交易效率,降低了交易成本。
3、交易成本低:虚拟货币的交易不需要通过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远交易手续费低于传统货币,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
4、匿名性:虚拟货币采用加密技术,使得交易双方可以匿名进行交易,保护了个人隐私。
5、全球流通性:虚拟货币可以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交易和流通,突破了地域限制,为跨境支付提供了便利。
6、投资价值:虚拟货币作为一种新兴的投资品种,吸引了大量投资者参与,其价格波动较大,具有一定的投资机会。
比特币是各类虚拟货币的祖师爷,也是最为广大群众所熟知的币种,时至今日,比特币已经走过了十个年头,从当年的一文不值到只值一文,再到现在的值…好多好多钱,那这玩意到底为什么值钱呢?
假如A要通过银行向B转账100元,A的帐户上就少了100,B的帐户多了100。在这个过程中,银行是一个可信任的第三方机构,可以掌控整个交易,我们必须相信它是靠谱的。
在咱们这个协议当中,可信任的单位即是银行,可信任的单位即是中心化
“去中心化”的交易是什么样子的 : 假如在一个没有银行的小镇上,居民老赵借钱给居民老王,为防止老王赖账,老赵便在镇子上广播:“我要借给老王200块钱”。镇上所有居民听到后,都跑来观望,跑得最快的几个人查了一下老赵的钱包之后,发现老赵当前有500块钱,可以进行交易。老赵借老王之后,居民在所有的账本上记到:某年某月某日老赵向老王转账200块钱,老赵还剩300块钱,老王还剩下200块钱。 为了感谢前几个人帮忙确认交易的贡献,老赵必须拿出至少一些钱当作感谢费。在交易繁忙时,居民们忙不过来,那么哪个人给的感谢费多,就先确认谁的。如果老王想要赖账,必须要说服岛上最少一半的人,也就是51%的居民修改账本。
当然可能会有人有疑问,这次交易是在双方以及镇上居民都诚信的基础上进行的,那如果不诚信会有什么结果
那么咱们再举个例子:乙想去甲的店铺买面包,甲的面包10块钱一个,后面甲说今天促销,还是10块钱卖你两个面包吧,可以吗?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当然可以啊,公平交易童叟无欺,只是这个交易变动会被加密算法运算后生成新数据块 追加到区块链后面,成为区块n。那么什么是篡改呢,甲乙之间拟交易10块钱,合同签订了,记录区块1已生成并上链,然后乙把面包吃了,付钱时,乙把自己手头的合同数据改了,说我们合同是5块钱,我只能给你5块钱。这还了得,肯定是不行的嘛,争议就来了。但是因为是去中心化了,没有人来主持公道啊,怎么办?这个时候,就是区块链分布式架构的共识机制了。一个区块链上,有很多用户,甲乙丙丁张三李四等等,很多人在呢。每个人,都有一套分布式的账本,甲乙之间的交易,在交易产生的时候,就传给了所有人。这里就好办了,区块链上有一个共识方法,就是验证数据,因为甲的账本数据和链上一半以上的人手里的数据是一致的,所以以甲的账本为准来达成交易。
除非乙能够黑掉网络上一半以上的节点,也就是发生了“51%攻击”,把当时区块1的数据篡改掉,否则他想耍赖是不行的。说到这里,可能有人要问了,那如果一个人真的能够黑掉50%以上的网络节点呢,这样也不是很安全嘛。这里跟大家说实际场景中要实现的两个天大的难度,第一个在记账修改数据整个事情上,你是算力要强到抢到记账权也就是修改权;第二个就是你要实现51%攻击就要破解掉这51%节点电脑的加密私钥,而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要完成以上两个难度的任务,你要付出的代价可能几十亿美元都不见得有结果。除非整个区块链网络上的51%的人跟你一起修改了数据,但是这种情况下,这个区块链本身就已经废掉了,区块链构想的原则是“网络上的人是诚实的”,如果大家都要集体犯罪,那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吧。分布式架构之所以被追捧,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也是源于大家对中心节点的不信任,如果分布式节点的多数人也不可信任,那还不如回到中心权威模式。
区块链是什么?一句话,它是一种特殊的分布式数据库。
首先,区块链的主要作用是储存信息。任何需要保存的信息,都可以写入区块链,也可以从里面读取,所以它是数据库。
其次,任何人都可以架设服务器,加入区块链网络,成为一个节点。区块链的世界里面,没有中心节点,每个节点都是平等的,都保存着整个数据库。你可以向任何一个节点,写入/读取数据,因为所有节点最后都会同步,保证区块链内容一致
每个区块包含两个部分。 区块头(Head):记录当前区块的特征值区块体(Body):实际数据 区块头包含了当前区块的多项特征值。
生成时间
实际数据(即区块体)的哈希上一个区块的哈希...
这里,你需要理解什么叫哈希 (hash),这是理解区块链必需的。 所谓"哈希"就是计算机可以对任意内容,计算出一个长度相同的特征值。区块链的 哈希长度是256位,这就是说,不管原始内容是什么,最后都会计算出一个256位的二进制数字。而且可以保证,只要原始内容不同,对应的哈希一定是不同的。 例如,字符串123的哈希是
a8fdc205a9f19cc1c7507a60c4f01b13d11d7fd0(十六进制),转成二进制就是256位,而且只有123能得到这个哈希。(理论上,其他字符串也有可能得到这个哈希,但是概率极低,可以近似认为不可能发生。) 再此补充一下区块链的演进历程,了解一下智能合约所处的历史位置。 - 2008年11月,中本聪发明比特币,区块链进入1.0时代。
- 2013年11月以太坊
- 的诞生标志着区块链进入2.0时代,智能合约是区块链2.0的产物。
- 2015年,区块链应用遍地开花,全面落地,进入区块链3.0时代。
区块链技术原理一、将交易向全网所有节点进行广播
二、由记账节点竞争记账权,胜出者把记账区块发布给全网 三、所有账本数据完整存储于区块链网络的每个节点
四、所有节点都对账本数据的合法性和完整性进行验证
五、两个核心技术: 1、以链式区块组织账本数据实现账本数据的不可篡改
2、分布式的可信记账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