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ng 发表于 3 天前

交易中的闭环有多重要?

1、什么是交易中的闭环?企业管理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就是SOP,是词组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的大写字母缩写,意思就是标准化流程。我们将某一事件中的关键控制点进行拆解、细化,最终做成一个标准化流程,用于指导自己日常的工作,保证工作方向不跑偏,也可以保证工作效率。在现实生活中,我见过很多思维有全局观的人,都拥有这种拆解事物,并将其标准化的能力,这也是做大生意很重要的一个模块。那么在交易中也是一样的,我们很多做交易的人都是“身在此山中”的状态,非常在意眼前的每一笔盈亏利益,从而放弃了更高的全局视角,才会像闯迷宫一样,不知道自己对还是错,不知道为什么亏损,也不知道接下来应该做些什么。我们把交易当作一项工作,交易中的闭环就是我们的工作流程,我们该做什么,每一步该怎么推进,结果如果是A,我们该怎么做,如果是B,我们该怎么做,我们最终的结果目标是什么等等,往复循环。在一个合格的交易闭环中,我们是一定不会感到疑惑的,我们会很明确自己接下来要做的事情,也会很明确自己的交易结果,顶多有一些容错的出入,但总体结果大差不差,这就是一个合理的闭环。2、交易的闭环有多重要?第一:交易的闭环可以提高我们的交易效率。交易技术上的闭环就很像工业生产中的流水线,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发明了世界第一条汽车装配流水线,产品的质量和产量都大幅提高,为生产效率带来革命性的提升。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在企业中制定这些标准的人都是领导,执行的人都是小员工,你是更想拥有领导的视角,还是小员工的视角?我们一旦完成交易中的闭环,基本上就拥有了自己的交易流水线,我们的交易被分割成不同的步骤,可以及时排查问题,进行优化,我们的错误率会降低,交易操作的质量提升,提高了盈利的稳定性。第二:形成方法上的闭环,可以减少我们交易中的主观思维,增加我们的心理优势。如果没有闭环,我们每次做交易都会靠猜,未来走势如何?接下来怎么做?啥时候进场出场?我会不会亏?等等。这样每次做交易都很费心费力,临时做出的决定又会很受主观情绪的影响,到时候交易的结果一定是非常不稳定的。如果我们形成了交易技术上的闭环,所有的交易动作都是有定式,有依据的,下一步该做什么,亏了怎么办,盈利了怎么办,久而久之,我们的心态就会变得很稳,就像流水线中的工人一样,知道只要自己按部就班地去操作,结果就一定是稳定的。交易中唯一不变的就是人性,良好的情绪状态可以帮助我们在交易中获取极大的优势。第三:形成了闭环后,我们就有了交易标准,标准的有效性就可以被检验。再说得高大上一点,其实这个形成闭环的过程就是量化。当你把所有的交易动作都量化后,有了同样的标准,那么交易结果就可以被统计,我们也可以检验这套交易标准的有效性。这个时候就可以用到一些工具,比如复盘软件,交易软件中的模拟盘等等。如果你的操作是随机的,无序的,那么即使用上复盘软件,你的交易结果统计也是没有意义的。当检验过自己的交易闭环,你不仅可以在检验基础上进行优化,还会对自己的交易策略产生信心,更加坚定地执行,就会形成一个盈利的闭环。

hong 发表于 3 天前

3、交易技术的闭环第一:多空交替的闭环。当下该做多还是做空?还是暂时等待?第一,要对方向产生非此即彼的判断标准。第二,方向转换时,能够清晰明确地做出判断。做多做空和暂时等待的三种状态,能够快速地衔接交替,形成闭环。第二:进场出场的闭环。实战中多空确定之后,订单进场出场,要形成开仓平仓的闭环,但其中有非常多的细节。(1)订单进场之后,止损在什么位置?止盈在什么位置?(2)如果订单止损单,多空方向没有改变,如何重新开仓?重新开仓之后,如何设置止损跟止盈?(3)订单止盈之后,多空方向还没有改变,是否要重新开仓?重新开仓之后,如何设置止损跟止盈?(4)加减仓的闭环,持仓在什么位置加仓,加仓单该如何设置止损跟止盈?这所有的细节都形成闭环,一步挨着一步,很多交易者都有持仓的焦虑,拿不住订单,就是因为没有明确的闭环。形成闭环后的表现:任何时候一张图表在眼前,你都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做,也知道处于闭环的哪个环节。比如面前就是走势图,你可以马上判断出当下的走势符合交易闭环流程中的哪一步,也知道该进行哪种操作,时间久了,你甚至都不需要再去找指标做分析,流程中的每一个标准都刻在你的肌肉记忆里了。在成熟的交易闭环里,我们都会变成一个合格的流水线执行者。我下面会给大家举几个简单的例子,方便你们理解。假设我们是一个震荡类型的交易逻辑,并且建立了技术上的闭环。大家看下方的图片。https://pic3.zhimg.com/v2-d8f73395beddd3296c99190853a34e86_1440w.jpg图中是上海黄金2302合约小时图级别的k线。图表上形成了400~410的区间整理,交易的逻辑是高抛低吸,在下方400的位置附近做多,在上方410的位置多单平仓,反手做空。上海黄金2302收盘在404.2,如果我们没有持仓,当下就不能进行任何的操作,需要等待。接下来行情走势有两种可能性,向上测试410,或者向下再次测试400。大家看下方的示意图。https://pic1.zhimg.com/v2-1a5c9070794840aa695011d60d823a1e_1440w.jpg由于走势的随机性,现在行情向下或向上都有可能,当下我们的选择是等待,但行情如果向上到了410的位置,或者向下测试到400的位置,我们知道该如何操作。大家继续看图片。https://pic2.zhimg.com/v2-f6014f75184838151a6004f11c85afd9_1440w.jpg假设行情向上运行,测试到前方410的压力,这时行情走势有两种操作的可能性。可能性1:形成反转的形态,根据交易规则做空。可能性2:行情直接突破了压力位,暂时放弃做空的交易计划,继续等待行情形成新的震荡区间。上面的例子只是一个简单的交易模型,实战中闭环会更加复杂。

hong 发表于 3 天前

4、人性与走势的闭环人性是推动行情形成一个规律性闭环的原动力。巴菲特曾经讲过:别人贪婪我恐惧,别人恐惧我贪婪,其实恐惧和贪婪这两种人性的特征也是在一个闭环中。大家看一张图片。https://pic2.zhimg.com/v2-8772ebfa9b9869eb93879c8e435a933f_1440w.jpg图中是上证指数的月线图。蓝色矩形中的两次牛熊转换的走势非常像,这就是贪婪和恐惧的心理闭环转换的结果。在牛市的行情里,贪婪心推动了股价,全部是大阳线的上涨。行情到达顶点,出现了反转k线后,恐惧的情绪被放大,行情又大k线地快速下跌,形成走势闭环的交替。在大跌之后的震荡行情里,市场的情绪在不停酝酿,交易者对牛市的预期越来越强,更多潜在的贪婪之心蠢蠢欲动,行情慢慢启动,酝酿另一波牛市。但结果一定是以贪婪开始,以恐惧结束,进入另一个循环。金融市场里的行情波动,都是被人性推动的闭环规律,只是人性的规律没有四季变化规律那么强,那么好抓取。作为一名成熟的交易者,懂人性是最基本的事情,在人性的闭环基础上,建立技术方法的闭环,才可以更大程度上地捕捉属于自己的行情。正如利弗莫尔所讲:华尔街没有新鲜事。人性不变,走势的趋势和震荡交替的逻辑闭环会一直运行,技术方法的闭环也就可以一直运行。因此人性是行情走势的原动力。懂人性闭环的规律性,再用技术闭环去捕捉行情。我们可以把行情走势理解成一条流水线,它是以固定的运行规律在推进的,但这个规律太大,细节太多,我们不可能全都吃得下。所以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在这条流水线中,找到我们可以做的事,也就是找到一段符合我们交易规则的,稳定的,固定的,有概率的行情。举例给大家讲一下,大家看下方的图片。https://picx.zhimg.com/v2-6dbf342f19e7e60f2bce2978df6548bd_1440w.jpg图中分别是镑美,原油,欧美1小时级别的k线图。以均线120为支撑压力位置,图中是行情测试120均线后形成反转的走势。行情围绕120均线形成多空转变,在不同的品种上,会形成很类似的有一定规律性的走势,这就是流水线中相对确定的,有概率性的一段。之所以我讲概率性,是因为并非每次行情测试到120均线都会反转,也有很多不反转的走势,但这没有关系,如果订单进场不反转,我们止损就好了。反转的时候拿住大的盈利,不反转的时候及时止损,长期来看,盈利能大于亏损,这就是成功的交易。很简单的道理,种田的农民,年景好赚的多,年景不好赚的少,或者是亏损,长期来看,种田是正收益的,能够养活妻儿老小,这个田就能一直种下去。我们的交易也是类似的情形,在闭环不停交替运作的过程中,有的过程会盈利,有的过程会亏损,但长期下来是盈利的就可以。交易的道理不复杂,也别把交易想得太高大上,我们就把自己想象成那个种田的农民,或者是流水线前的工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样想会坦然很多。交易比种田复杂得多,难得多。如果说交易像种田,很多种田的农民都能实现温饱,但交易实现盈利的人却很少,这是为什么?因为农民和交易者对风险和回报的要求不同,高回报必然高难度。农民拿出10w,投资农具,化肥,农药种田,可能只想追求2w的回报。交易者拿出10w交易,却想通过交易追求翻倍,甚至翻几倍的回报。农民绝对不会想着种一年田就收益翻倍,但绝大多数交易者都是急功近利的。钱不会无端就生出来,交易者能获得高收益的前提,一定是承担了高风险,实现了技术上的高难度,承受了心理上的高压力。想要的更多,就要付出的更多,做到别人做不到的事情,在这个层面上,我们的世界还是讲道理的。因此风险和回报也是一个闭环,高风险才可能获得高回报率。交易盈利的逻辑闭环不难理解,但技术上的闭环绝不简单,而且追求高回报的话,难度就会更大,大家要有思想准备。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交易中的闭环有多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