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弗摩尔的交易方法真的可行吗?
1、利弗摩尔的交易逻辑A:找出关键点。利弗摩尔交易的年代是在1940年之前,那时是没有计算机的,也没有即时的通讯工具,没有k线图表。在书的一开始利弗摩尔就强调,交易者要自己做价格的记录,做价格记录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找出行情的关键点。利弗摩尔在书的第五章详细讲解了“关键点”。这里的关键点就是我们现在所讲的,市场中的重要的关键位置。利弗摩尔的基本交易逻辑就是做破位,行情在突破了市场的关键点后,会持续运行,而且趋势行情会不断突破一个又一个的关键点。这里必须强调一点:他对破位点的选择是非常严格的,而且是大周期重要的关键破位,毕竟大周期关键点破位才会有大行情。实战中有很多重要的关键点,可以被我们实战采用,比如整数关口,历史的关键价格,整理形态的高低点等等(一百多年前,利弗摩尔也是用这些技术标准作为关键点),金融市场过去了一百年,其运行的底层逻辑还是一直没有改变。B:突破关键点开仓。书中利弗莫尔所讲的,他的交易过程是要求在行情突破了关键点之后再开仓。而且里边提到,因为没有在行情突破时就连续交易5次棉花期货,导致了20万美元的亏损。连续止损之后,他失去了对棉花多头的兴趣和耐心,并撤掉了棉花行情的报价机,但两天后,棉花期货就开始上涨。按照他原本的计划,是想在行情突破了关键点之后,分批聚集10万包的多头筹码,计划早已经形成在脑子里,但却没有照计而行。这让他错失了棉花期货多头的一轮大行情,错失了100万美元的利润。他在书中也讲到:只要耐心等待市场达到我所说的“关键点”之后再动手,我的交易就总能获利。这里我们可以反思自己的交易,只要是原本计划好的点位,只要耐心等待并执行,盈利的概率都很大。而很多时候亏损都是因为破坏了自己原本的计划,随机而动地追涨杀跌。100年前利弗摩尔面对的交易问题,也是我们当下面对的问题。再回到“关键点”的技术,说到这里,大家对这种交易模式根本不陌生了,这种交易方式跟当下是盘中的破位进场是一模一样的。C:拉开距离加仓。利弗摩尔之所以能够在一波行情里做出非常高的利润,在于他顺势加仓的交易逻辑。他会在订单盈利之后,价格突破下一个关键点的时候加仓。这样操作有点像网格一样。交易中持仓盈利了,行情一直走推动,形成新的关键位置突破顺势加仓,并且坚持持仓。D:发现危险信号就平仓。破位关键点进场并多次加仓之后,行情如果形成了要停止的信号,就会选择平仓。书中讲了一只股票的整数关口是行情运行的关键点。行情在突破了股票的整数关口之后,应该会惯性地上冲,但如果行情破位之后,惯性上冲的幅度没有达到合理的水平,就认为行情是要反转的危险信号。书中关键点交易的例子。(1)确认森蚺公司的股票关键点是100美元。(2)行情突破100美元时买入4000股,股价随即上涨到105,当天又继续上涨10点。(3)行情突破200美元的时候,如法炮制继续买入,多头走势依然坚定。(4)行情突破300美元时再一次买入,但成交价只有302美元,行情的惯性上冲减少,意味着市场已经闪动危险的信号,在此时选择逐步卖出。上面的方法就是《股票大作手操盘术》书中所讲的交易逻辑的汇总。2、书中交易逻辑在当下的实盘实例当我们看到上面所讲的交易逻辑,会发现其实并不高深,甚至说是非常普通。正如《股票大作手回忆录》中所讲,投机市场如山岳般古老,根本没有新鲜事,100年前的逻辑在当下依然适用。下面就是一段最近的破位交易的走势图。https://picx.zhimg.com/v2-1187c34ac5a5c773a0e9253833324b0f_1440w.jpg图中是现货黄金4小时的k线图。行情在低位形成了一个双底的整理形态,上方1675就是破位的关键点,行情在关键点破位之后高位整理,随后快速冲高,这符合多头趋势的运行逻辑。之后行情在1710附近,再次形成整理随后破位,这个位置符合破位加仓的标准,加仓之后行情又是强度非常大的上涨。之后行情在1760附近再次停顿整理,整理过后行情继续破位,再次加仓。但这次破位之后,行情并不是强阳线收盘在高位,而是只上涨了十几美元后,在高位展开震荡的整理,这是行情开始走弱的信号,将订单平仓,盈利出局。另外在书的第九章,讲解了利弗摩尔操盘的细节和技术规则,由于当下交易的环境,同一百年前确实有了一些变化,其中的细节参数就过于呆板,比如6个点反转的规则,股票市场,期货市场,外汇市场不同品种波动的幅度并不一样,统一按照6个点的规则去操作不科学,不建议大家照搬着去交易。 3、这种交易逻辑到底可不可行?看到这里,我们会发现这套交易逻辑跟现在市面上的破位交易是非常相似的。逻辑上肯定是没有什么问题,但也有其存在的缺点。这套交易逻辑的优点:(1)交易规则比较简单。在行情突破了关键点之后开仓,行情走推动留,不走推动就走,操作简单明了。(2)止损并不大。上面黄金破位案例的止损标准是这样,按照利弗摩尔的交易逻辑,在1675第一个破位点的位置破位后,行情高位整理,如果不能大阳线收起来。而是展开回撤,就说明行情的多头力量并不足,就会止损平仓。这种操作模式的止损空间并不大,交易的盈亏比很好。(3)盈利的效果很好。因为做的都是突破后的强势行情,只要行情走出来,都能快速积累盈利,而且会持续加仓,盈利会非常可观。这套交易逻辑的缺点:(1)交易机会少。整个交易逻辑“关键点”是核心,我们可以打个比方,关键点就像一场晚会的压轴人物,出场的频率很低,但是一出场都是高光时刻,非常考验耐心。(2)选关键点有难度。图表上那么多高低点的支撑压力,关键的价格,到底哪个点才是真正的关键点?这需要非常丰富的交易经验去判断,毕竟在行情中,真正强势破位的走势较少,震荡上行或下行更多一些,一定需要积蓄了很大的力量,才有可能出现强势破位的关键点。(3)要管得住手,耐得住寂寞。机会少,交易者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手痒,找不到关键点就退而求其次,找一些不那么重要的“关键点”,尝试着去交易。这样做就会打破原来交易的节奏,也会产生无谓的亏损,而且还会因为这些亏损影响交易心态,当真正机会来临的时候,要么没子弹了,要么心态崩了做不了。所以这种交易逻辑适合什么样的交易者呢?首先你必须得有耐心。平时交易的时候,你就有这个耐心去心如止水地等待一个关键点的出现,并且在期间是不骄不躁的,有稳坐钓鱼台的气魄才行。如果你平时就是喜欢快速知道交易结果,快速翻倍赚钱的,这种交易模式可能不太适合你。这种交易模式也更适合兼职交易者,平时就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一边耐心地等待这种关键点的出现。另外,这种交易模式也需要强大的定力和执行力。这种交易逻辑需要浮盈加仓,而且不止一次加仓,在连续加仓之后,仓位会变得很重,行情稍有波动就是大幅的亏损,非常考验人的心态。如果平时回撤一点就心疼得哇哇叫的交易者,就不适合做这种交易逻辑。平时一个单子从头拿到尾都很难做到的话,加仓的情况下单子就更烫手了,需要有一定的定力。4、书中还有几个精华的观点(1)投机交易,要有机会再投,不可能天天都有机会。投机投机,就是指出现了值得的机会,我们再投入,而不是找机会就上。机会越少,价值越高,做交易不是在工厂拧螺丝,你拧得越多,收入越高,必须等到合适的机会我们再上。(2)在盈利后,应该把利润中的一半提出来放在一边作为储备资金,这个方法曾经对利弗摩尔大有裨益,唯一遗憾的是他没有在自己的职业生涯始终贯彻这一原则,在某些地方这本来会让他的投资之路更顺利一些。如果盈利了之后不把利润提出来一些作为储备资金,那么所有的钱都只是纸上富贵,也无形中为自己增加了更多的风险。(3)在交易中做一个旁观者。交易市场的价格波动一直都在重复,并没有太多的新花样,尽管交易品种的具体情况都不同,股票的类型也不同,但是它们的价格形态都是完全一致的。我们交易者应该用简单的视角去看待价格的变化,不要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尤其是现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耳边会有很多复杂的声音,这个时候我们也要理智地保持自己对行情的看法,不要被杂音所扰乱。(4)交易者最大的敌人是自己的人性弱点。书中利弗摩尔非常坦诚地讲了自己交易中所犯的错误,比如没有耐心提前入场,害怕利润回吐提前平仓等等。我们既然作为人,肯定都会有人性的弱点,都会有贪婪和恐惧的情绪,不要害怕去面对它。我们怎样去直面,克服,或者说顺应自己的人性弱点,是需要自己的长期思考和练习。纵观历史上的一些名人,他们的交易策略往往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神奇。但是他们神奇的地方就在于,善于捕捉一些交易机会,并能极大程度上克服自己的人性弱点,扛住常人所不能扛的心理压力,拥有非比寻常的定力,这点值得我们好好思考。
页:
[1]